联系我们

享久喷剂招商

weige4812

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(戒奢以俭的现实意义)

发布者:享久喷剂发布时间:2022-11-13访问量:180

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(戒奢以俭的现实意义)

“居安思危”是句军事成语。意思是说,处在和平安定的环境,要时刻想到战争的危险,并从精神到物质做好允分准备。最早出自《左传.襄公十一年》。

在春秋时期,晋悼公做了中原的盟主,采纳大将魏绛的策略,联合11个盟国去攻打郑国。郑国请求讲和,并送给晋悼公一大批乐师、乐器、歌女、兵车作为礼物。事后,晋悼公把一半的歌女、乐器赏赐给功臣魏绛,还得意忘形地说:眼下天下太平,可以享乐一番了。但魏绛非但不接收馈赏,反而向晋悼公进言:“愿君安其乐而思其终也。……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敢以此规。”意思是说,愿君王享受快乐时,要考虑到国家以后的事情,在安定太平的时候,要想到战争的危险,只有这样去想问题,就会有准备;有准备就会免遭祸患。我斗胆总这些话来规劝您!魏绛的忠告,使晋悼公醒悟,从而保持了多年的戒备。从此,居安思危,有备无患,就成为人们应付战争和其他不测之事的常用语,而且还作为国防建设、治军原则和战备方针,一直为历代兵家所继承。

《诸葛孔明传·戒备》一书,记载了三国时的诸葛亮一段话:“若仍居安而不思危,寇至而不知惧,此谓燕巢于幕,鱼游于鼎,亡不待夕矣。”就是说,处于和平安定的年代不考虑战争的危险,敌人突然进攻又不知如何抵御,这就像在幕布上筑巢的燕子,在热锅里游泳的鱼儿一样,立刻就会灭亡。

“居安思危”的相近说法是“安不忘危”。意思是说,太平年代与平安岁月,不可忘记战祸、灾难等危险。刘向《说苑·君道》称:“安不忘危,故能终而成霸功焉"。所以,有战略眼光的历代将帅都把“居安思危”“安不忘危”“有备无患”作为治军的座右铭,牢记心中,落实在行动上。

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主席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:”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这样的,你准备不好,敌人来了;准备好了,敌人反而不敢来……”

有以下四种情形:

第一、太平盛世,安不忘危。

历代有远见的将帅,都知道太平盛世来之不易,若要长久国泰民安,必须常备不懈。上述晋悼公在后来的做法是其中一例。另外,西晋名将杜预远见卓识,他的言行对后人也很有启示作用。

公元280年,西晋灭亡吴国后,晋武帝司马炎以为不会再发生大的战事,主张军队将领们不必再去从事军事活动,而让他们去管理政治事务,并下令解散州、郡的部队,但是,著名军事家杜预引用《司马法》一书的话,告诫晋武帝:“天下虽安,忘战必危”,不能以吴国灭亡而高枕无忧。他在与吴国作战结束后,立即还镇襄阳,坚守要地,交错屯兵,使所部戒备森严,“视无事如有事”一样,从而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安定形势。杜预死后,晋朝军备废弛,不久天下大乱。

唐太宗李世民少年得志,26岁便做了皇帝,辟有贞观之治。公元637年(贞观十一年),著名谏臣魏征针对李世民出现的骄奢苗头和表现,特上《谏太宗十思疏》,劝他“居安思危,戒奢以俭”,警惕翻了“龙舟”。李世民看罢奏章,大吃一惊,复诏认错,并将此奏章置于案头,天天警戒和鞭策自己,结束了一个动乱、凋敝的时代,促进社会进入了治平、昌盛的时期。

第二、既胜若否,以备不虞。

既胜若否,以备不虞,意思就是打了胜仗要像没有打胜仗一样,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和戒备。

春秋时“五霸”之一的楚庄王芈旅,并国二十六,开地三千里,雄踞大江南北,称霸诸侯。但他在胜利面前不忘乎所以,坚持安内攘外,整军经武,以备不虞。他常以历史上纣王兵败丧殷的故事自勉。殷纣王曾百战百胜,但在胜利面前丧失警惕,以致周武王兵临城下而不知,造成国破人亡的结局。楚军在楚庄王的严格要求下,20余年常备不懈,故能立于百战不殆之地。

清军大将年羹尧“闻雁即警”的故事,更体现了领兵将领在打了胜仗之后的高度警惕性。公元1723年秋,清抚远大将军年羹尧率军至青海,平定叛乱,连连获胜。但年羹尧十分机警,认为敌未灭,不可懈。一天夜入三更,官兵发出甜美鼾声,当时一群大雁带着凄惨的叫声,从营帐上空飞过,年羹尧综合分析判断,认为是敌军夜间袭营的征兆,便立即埋伏重兵,严阵以待。四更时分,敌军果真急驰而来,年羹尧挥军四起,歼敌大部,打了一个计划之外的漂亮仗。事后,官兵询问此战役胜利之秘诀,年羹尧说:“我无妙法,只是戒备二字。所谓戒备者,即居安思危、处危毋慌也。”又说:“戒备之理,要运用自如,也非一日之功。为将者要先敌所料,必知天文地理和敌我之长短,还要知禽兽生活习性,细心体察,从中悟出道理。”

《百战奇略》载明代军事谋略家刘基说:“凡战胜易,保胜难。故大胜之后,不可骄惰。反之,必败。”他还常讲这样的道理:“知败而防败者必无败;知胜而不防败者必败。”这一观点在历代将帅中颇有影响。

第三、结成同盟,不忘戒备。

历代名将认为,同盟,往往是不持久的,一旦同盟破裂,就可能化玉帛为干戈,所以,对同盟不可掉以轻心。这方面典型事例很多。

唐朝李世民对结盟者始终坚持备之心。隋末,李世民的父亲李渊为集中力量战胜隋炀帝,便与匈奴结盟,放松了对匈奴的警惕。李世民发现此情,就一再提醒父亲要学习孙武《孙子兵法•九变》"故用兵之法,无恃其不来,恃吾有以待也;无恃其不攻,恃吾之不可以攻也。”果不出世民所料,在他继位登基后不到20天,匈奴的颉利可汗便率10万大军进逼长安,由于世民时刻警惕,早有准备,故临事而不惊。一面调动重兵,一面自带六骑出现在匈奴面前,隔河谴责颉利可汗背盟入犯,等待援兵。不多时,唐大军随即开到,部队旌旗蔽野,阵容森严,使颉利可汗望而生畏,被迫再次结盟退兵。到公元629年,李世民派大将李请率军分道出征匈奴,俘获了颉利可汗,解除了北方威胁。

更为典型的事例是西夏统帅元昊。《西夏记》一书记载,在公元1031年,元昊袭父位为西夏国王。当时,西夏是个小国,以兴庆府(今宁夏银川)为中心,处于大国强邻包围之中,东、南邻是赵宋王朝,北邻是霸主契丹,西有宋王朝支持的吐蕃、回鹘等。富有远见卓识的元昊,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,巧妙地利用邻国间的矛盾,成功的周旋于各国之间,为了避免两线作战,主动与契丹保持友好关系,并结成了联合对宋的同盟,契丹国王兴宗将兴平公主嫁给元昊为妻。此时作为契丹驸马的元昊始终对契丹保持高度戒备,将7万大军配置在西夏和契丹边界,连续十余年严阵以待。后来契丹军果真背信弃义,突然袭击西夏,而元昊因为早有准备,所以从容应战,在贺兰山大败契丹军10万之众,迫使契丹与西夏媾和。从此,西夏由原来依附于宋朝和契丹的屈辱地位,变成了西夏、宋朝、契丹鼎足而立的局面。史学家都为元昊的高瞻远瞩所折服。

第四、强边固国,积极防卫。

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为了解除北方匈奴对秦都咸阳的威胁,保障边境地区和中原民众的安宁生活,除派出主力积极打击之外,还亲自巡视北部边境,确定构筑长城之策。他命大将蒙恬为总指挥,将军杨翁子协理,后又派太子扶苏为副将,同赴边境指挥筑城。大将蒙恬很能体

察秦始皇强边固国的意图,组织指挥有方,除了把原来赵、燕、秦三国边关城墙连接和加固之外,还新筑长城千余里。这条长城,西起甘肃临洮,东到辽宁南部,总长达5000余公里,历史上称作万里长城。

到了汉朝,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,在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有许多建树。他为了加强北方边防,阻止匈奴袭扰,把增修长城、构筑“塞外屏障”和“和亲政策”、军事打击、建设河西走廊、开发大西北、断匈奴右臂以及组织屯田等各项措施综合利用,巩固和发展了大统一的西汉帝国,达到了西汉强盛的顶点。

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强边固国方针、政策,对此后中国两千年的军事史有巨大的影响,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强边固国的杰出人物。东汉名将班超是其中之一,他经略西域31年,乐在天涯,为国忘身的崇高武德,近1900年来,一直成为鼓舞将卒戍守边疆的巨大力量。西域(西汉以后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)远离中原数千里,气候恶劣多变,生活十分艰苦。诗曰:“轮台九月夜风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随风满地石乱走。”如此艰苦的边旅生活,并没有吓倒班超,他知难而进,以苦为乐,从41岁直到71岁被朝廷召还洛阳止,他置个人生死荣辱于度外,收服西域50多国归附汉王朝,重新沟通汉朝与西域的联系,迎来了“边城宴闭,牛马布野,三世无犬吠之警,黎庶亡干戈之役”的升平景象。

清朝后期名将左宗棠,是一位不畏强敌、重视塞防、规复和建设新疆的著名军事家。公元1865年,中亚浩罕国王帕夏侵占我新疆,并建伪政权;1871年,沙俄强占我伊犁地区。消息传至清廷,年近六旬的老将左宗棠,义愤填膺,挺身而出,“以边荒艰巨为己任”,率兵西向,驱逐入侵者,规复祖国大好河山。为了强边固国,防止“强领窥伺”,他建议清廷在新疆设省,这对巩同西北边防和祖国统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。

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意思(戒奢以俭的现实意义)

首次添加免费领取喷剂小样

客服微信:9958874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